2014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检测题
2014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检测题--光现象(附答案) (时间:45分钟 满分:100分) 一、选择题(每题3分,共36分) 1.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,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( ) A.水母B.萤火虫C.月亮D.霓虹灯 图1 2.小明在学习“光的传播”时,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,过程如下: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,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(如图1所示);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,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;③经搅拌后,观察到光线又变直。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,正确的是( ) A.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.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.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.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3.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( ) A.物体离平面镜越近,所成的像越大 B.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×108 m/s C.光的色散就是将白光分解成红、绿、蓝三种色光的现象 D.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电影银幕上的画面,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4.下列关于“影”的形成,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( ) A.在阳光直射下,大树底下出现的“阴影” B.皮影戏中的“手影” C.立竿见“影” D.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“倒影” 5.光学实验课上,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,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,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,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( ) A.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B.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C.地面对光没有发生漫反射D.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 6.在清澈的湖面上空,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。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,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,它和像之间的距离,正确的说法是( ) A.虚像,距离变小B.实像,距离变小 C.实像,距离变大D.虚像,距离变大 7.图2中,正确表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的情况的是( ) [来源:Z_xx_k.Com] 图2 8.一束与水面成50°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,则折射角( ) A.小于50°B.大于50°C.大于40°D.小于40° 9.在“五岳”之一泰山上,历史上曾多次出现“佛光”奇景。据目击者说:“佛光”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,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。“佛光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( ) A.直线传播B.小孔成像C.光的反射D.光的色散 图3 10.站在岸上的人看到平静的水面下有一静止的物体,如图3所示,如他想用一束强光照亮物体,则应瞄准( ) A.看到的物体B.看到的物体的下方 C.看到的物体的上方D.看到的物体的前方 11.下列说法正确的是( ) A.任何情况下,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利的 B.实验表明,等量的红、黄、蓝三色光混合产生白光 C.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D.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,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图4 12.有一个点光源S,放在平面镜MN前,若镜MN不动,光源S以2 m/s的速度沿与镜面成45°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,如图4所示,则光源S在镜中的像S 将( ) A.以速度4 m/s沿SO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.以速度2 m/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上平移 C.以速度2 m/s沿垂直于SO方向向下平移 D.以速度4 m/s沿SO直线方向向左平移 二、填空题(每空1分,共18分) 13.位于芜湖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,湖畔垂柳成荫,水面倒影如镜。从物理学的角度看,“垂柳成荫”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,“倒影如镜”是由光的______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________(选填“实像”或“虚像”)。[来源:Zxxk.Com] 14.如图5所示,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A1B1,若在A1B1与平面镜之间放置一块足够大的木板CD,则人眼_______(选填“能”或“不能”)通过平面镜观察到像A1B1;若使物体远离平面镜,则像A1B1的大小______(选填“变大”“变小”或“不变”)。 图5 图6 图7 图8 15.如图6所示,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,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。 (1)小明看不到硬币,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传播; (2)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,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,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现象; (3)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,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,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现象。 16.如图7所示,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,其中______是折射光线,反射角等于_______。 17.如图8所示,AO垂直射到水面,当密闭容器以P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°,则此时的折射角_____零。(选填“大于”“等于”“小于”)(光线射入时,不考虑容器壁的影响)[来源:学+科+网Z+X+X+K] 18.验钞机就是利用了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。医院、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___________。 19.“皮影戏”是我国的民间艺术,演员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“小兔”身上的细线,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小兔形象,并且与道具“小兔”动作完全一致,可谓形影不离。这其中所涉及的光学知识主要有____________。 图9 20.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,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,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。如图9所示,光通过棱镜后在白屏上呈现的颜色为红、橙、_____、绿、蓝、靛、紫。 21.电闪雷鸣时,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,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(选填“大”或“小”);真空中的光速为__________m/s。 三、作图题(每题6分,共18分) 22.请你在图10中画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S发出的经镜面反射且过P点的光线。 图10 图11 图12 23.如图11为发光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 B ,作出物体AB。 24.如图12所示一束光从半球面上的A点沿半径方向射入半球形玻璃砖,已知半球形玻璃砖的球心为O,且光线到达半球形玻璃砖下表面处时可以发生折射和反射。请画出这束光线从射入玻璃砖到射出玻璃砖的完整光路图。 四、探究题(25题18分,26题10分,共28分) 图13 25.小明利用如图13所示的实验装置,进行“探究光的反射规律”的实验。 实验顺序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° 30° 2 40° 40° 3 50° 50° 图14 (1)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,测量结果如上表所示。由此可得:在反射现象中,反射角_____入射角。 (2)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,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,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________内,此时,在纸板B上_____(选填“能”或“不能”)看到反射光线。 (3)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,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方向射出。 (4)实验中,小明无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,那么,镜中的像是正立、______的______像。 26.在“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”实验中,某同学用玻璃板、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、刻度尺、白纸、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,如图14所示。 (1)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,眼睛应该在棋子_____(选填“A”或“B”)这一侧观察,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,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; (2)实验中使用刻度尺,是为了测量___________; (3)移开棋子B,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,直接观察白纸,通过_____________的现象,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。 参考答案 1.C 解析:水母和萤火虫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,不符合题意。霓虹灯是人造光源,不符合题意。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,本身不发光,不是光源,符合题意。 2.D 解析:从①中我们发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;而②中的光线不再沿直线传播不同于①的是介质不再均匀,③现象中的光线又沿直线传播,是由于经搅拌后,介质又变得均匀,故可以得出,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。选项D正确。 3.B 解析: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,与物体距平面镜的距离无关,选项A错误。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×108 m/s,选项B正确。光的色散就是光经过折射,复色光分解为各单色光的现象,白光色散后分成红、橙、黄、绿、蓝、靛、紫七色光,选项C错误。光照在电影银幕上,发生漫反射,反射的光向各个方向传播,所以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电影银幕上的画面,选项D错误。 4.D 解析:选项A中的“阴影”、选项B中的“手影”和选项C中的“影”都是影子,都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。而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“倒影”属于平面镜成像,是光的反射现象,选项D正确。 5.B 解析: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照射时,光束被反射到了粗糙的墙面上,由于大理石表面不可能绝对光滑,所以会有少量的光线发生漫反射,从而在光滑的地面上形成一个很暗的光斑。当平行光束被反射到粗糙的墙壁上时,不再平行,会射向各个方向,从而形成了一个明亮的光斑,这是漫反射的缘故。综上可知,只有选项B最符合题意,故选B。 6.A 解析: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,它把来自小燕子的光进行反射,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就形成了像,由于该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,所以该像是虚像。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,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,由于小燕子与水面的距离变小,所以像与水面的距离也变小,故小燕子与像之间的距离在变小。选项A正确。 7.B 解析:A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,不符合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的规律,选项A错误。B图,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,折射角大于入射角,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,符合光的折射规律,选项B正确。C图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,不符合光的折射规律,选项C错误。D图中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,传播方向没有改变,不符合光的折射规律,选项D错误。 8.D 解析: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。题中光线与水面成50°角,所以入射角是40°。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,折射角小于入射角,由此可知折射角小于40°。 9.D 解析:看到五彩缤纷的光环,说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。 10.A 解析: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,是物体的光经水面折射以后进入我们眼睛形成的,如果用一束光照射此物体,根据光传播路径的可逆性,只要逆着光传播的方向照射就可以。选项A正确。 图15 11.D 解析: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,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却对人体有害,选项A错误。色光的三原色为红、绿、蓝,不是红、黄、蓝,选项B错误。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,但是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,空气密度不一定均匀,可能使光线的传播路径发生弯曲(比如海市蜃楼景象),选项C错误。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是红外线,对电视机进行控制,选项D正确。 12.C 解析:作出光源S在平面镜中成的像,如图15所示。因为光源S以2 m/s的速度沿与镜面成45°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,所以像点S 也以2 m/s的速度沿着S O向下运动。S O与SO互相垂直。选项C正确。 13.直线传播 反射 虚像 解析:光是沿直线传播的,柳树的枝叶挡住了光线,所以形成了树阴。平静的水面是一个平面镜,树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,成的是虚像。 14.能 不变 解析:平面镜成的是虚像,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,不是实际光线照到像点,所以镜子背面放什么物体都不会影响成像。像与物永远大小相等,即使物体离像变远,也相等,人在视觉上感觉的像变小,但事实上像的大小没变。[来源:学|科|网] 15.(1)直线 (2)反射 (3)折射 解析:(1)小明看不到硬币,是由于碗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,光线不能进入眼睛,所以眼睛看不到硬币,这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;(2)来自硬币的光经过平面镜会发生反射,反射光线进入人眼,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,感觉光线好像是从镜子的后面射来的,这就是硬币的虚像(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),所以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,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;(3)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,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,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,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,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(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),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,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。新 -课-标 -第-一-网[来源:Zxxk.Com] 图16 16.OA 40° 解析:根据反射光线、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相等,所以EO、OC中一条为入射光线,另一条为反射光线,题图中GD为法线;再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两侧且在两种介质中,所以OA、EO一条为入射光线,另一条为折射光线,题图中的BF是界面。综上所述,EO一定是入射光线,OC是反射光线,OA是折射光线,如图l6所示,所以反射角为∠DOC=40°。 17.等于 解析:当密闭容器以P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°角时,水面还是水平的,故入射角仍是0°,折射角为0°。 18.发光 灭菌 解析: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,所以可以用来检验钞票中的荧光物质,从而辨别真假。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,所以医院用紫外线来灭菌。 19.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解析:“形影不离”所涉及的光学现象是影子,影子的形成原因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。 20.色散 黄 解析: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,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,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。光屏上呈现的七种色光的颜色分别为红、橙、黄、绿、蓝、靛、紫。 21.大 3×108 解析:闪电和打雷总是同时发生的,但由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,所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。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,为3×108 m/s。 22.如图17所示。 解析: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 ,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,连接S P与镜面交于O点,即为入射点(反射点),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,如图17所 图17 图18 图19 示。 23.如图18所示。 解析: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,已知A B 平面镜中的像,因像与物体是完全相同的,且各对应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相等的,并且AA 和BB 都与平面镜垂直,由此可确定物体AB的位置。如图l8所示。 24.如图19所示。 解析:(1)因为光线沿半径方向射入,所以入射光线过球心O,O点为入射点。过O点作玻璃砖下表面垂线即法线,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。(2)该反射光线再由玻璃射出时,其光线垂直玻璃砖的圆弧表面入射(就像入射光线AO一样),光的传播方向不变,不发生折射。(3)光线AO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,折射角大于入射角,折射光线远离法线。 25.(1)等于 (2)同一平面 不能 (3)OE (4)等大 虚 解析:(1)根据光的反射定律,反射角等于入射角。(2)在实验过程中,将纸板向前或向后折,是为了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,此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线。(3)反射光路是可逆的,当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,光将沿OE方向射出。(4)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,所以成的是正立、等大的虚像。 26.(1)A (2)物距和像距 (3)纸上无法成棋子的像 解析:(1)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,所以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,人眼应在棋子A这一侧观察。(2)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,但刻度尺并不是测量像、物的大小用的,而是测量像到镜的距离、物到镜的距离。(3)此实验中的白纸相当于光屏,光屏只能承接实像,不能承接虚像,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,所以棋子的像不会出现在白纸上。 教育部重点推荐学科网站、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专业性网站---《初中物理在线》www.czwlzx.com。一万余个精品课件、几万套精品教案、试卷,让您的每一节课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。